• 定制熱線:

    崗亭

    當前位置:崗亭新聞 > 崗亭資訊 > 垃圾房垃圾分類讓生活更美好

    垃圾房垃圾分類讓生活更美好

    文章出自: 責任編輯: 作者:垃圾房 訪問量:20 發表時間:2021-08-14 10:25:41

    垃圾房垃圾分類讓生活更美好

    ——“分類讓生活更美好”垃圾分類社會實踐調研報道

    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不僅是中央對江蘇的殷切期待,更是老百姓心中對未來家園描繪的美好畫卷。近日數學科學學院積極響應團省委號召,成立“分類讓生活更美好”暑期社會實踐團,走訪省內多個城市社區、鄉村,開展“垃圾分類青春助力”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以問卷調查、分類宣傳、志愿服務等形式,以青年大學生視角調研垃圾分類對美好生活重要性,引導垃圾分類新時尚,貢獻青春力量。

    一、感受蘇州“新生活”,體驗垃圾分類督導員

    垃圾分類房

    “垃圾分類,已經從一種新時尚,逐漸融入每個人的日常,變成了蘇州人的一種新生活”。這是實踐團蘇州小分隊成員在蘇州社區實踐調研的感悟。社區垃圾分類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家庭工作,社區如何探索多元力量,持續開展垃圾分類系列工作。歷時一個月,實踐團在7月中,走訪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虎丘街道、程開甲小學、通安鎮華通花園社區、吳中區甪直鎮2個社區、16個行政村進行實地走訪與調研。

    團隊學生黨員黃賢明在7月多次走訪來各個社區、參與志愿服務,了解垃圾分類情況。通過實踐調研發現蘇州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和虎丘街道的垃圾分類宣傳各具特色,形式多樣,效果顯著,居民們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的意識普遍較高,為團隊提供了諸多寶貴的經驗,但調查中也發現存在著居民垃圾分類的實踐性不強、垃圾分類知識儲備不足等問題。

    經走訪發現,社區針對垃圾分類的宣傳,入戶宣傳是重中之重,這是保證每一位居民都了解垃圾分類、提升垃圾分類意識的重要手段。此外,社區更關注老年人和青少年垃圾分類意識的培養。就老年人而言,社區會將垃圾分類結合手工、運動、比賽等元素,讓老年人在“玩”中學習垃圾分類,例如:西園社區開展的“垃圾分類射箭”、“垃圾分類套圈圈”等活動。就青少年而言,社區一方面會積極利用轄區內的共建學校,以社區入校的形式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例如:西園社區內的八一小學和新莊社區內的新莊小學;另一方面,寒暑假等節假日社區也會組織開展相關活動,讓青少年們在“玩”中學,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愛護環境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垃圾分類房

    黃賢明經過對各社區內居民的走訪與調查發現,雖然社區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具有垃圾分類意識,但是居民在家庭中的實踐性不強,部分居民未將家庭中的垃圾桶進行分類,廚余垃圾總與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丟棄。居民們對于垃圾分類知識的掌握也相對不全面,片面理解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含義,認為“廚余垃圾就是廚房中產生的垃圾”。在實踐中黃賢明也積極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垃圾分類任重道遠,只有每一個人都能真正履行責任,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出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才能凝聚力量打好垃圾分類這場全民持久戰。

    團隊成員李文皓走訪了吳中區甪直鎮的2個社區與16個行政村,通過這次實踐調研活動發現,相比過去,甪直鎮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了改善,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據了解,甪直鎮的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是全方位的,涵蓋社區、居民、學校、企業等等。甪直鎮的青年志愿者、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常開展垃圾分類普及教育活動,闡明垃圾對社會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幫助社區居民們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村委會工作人員拿著小喇叭和宣傳冊,挨家挨戶地宣傳和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發揮沖鋒向前的精神,盡量讓每一戶居民樹立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的意識;政府指派的社區網格員定期前往當地企業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檢查工作;蘇州市、吳中區的衛生部門督導員定期在甪直鎮的中小學校進行環保衛生工作的驗收,為學生開展垃圾分類的講座。

    在甪直鎮政府的衛生政策的支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下,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鎮逐漸轉型為“文商農”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這次調研,隊員收獲頗豐,既開闊了調研思路、豐富了實踐經驗,也對甪直鎮的垃圾分類和衛生狀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于日后針對垃圾分類問題為政府環保部門獻計獻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團隊還將深入考察社區、企業、鄉村的衛生狀況,繼續關注垃圾分類這一課題,為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7月28日,團隊成員王嘉茜來到江蘇省蘇州市通安鎮華通花園第六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實地考察。蘇州科技大學“分類讓生活更美好”團隊與華通花園第六社區共建,積極響應蘇州市政府關于全民“垃圾分類”活動的號召,在實地考察與宣傳中承擔垃圾分類的時代責任,為營造美麗的生態環境盡上一份力,為全國的垃圾分類活動展示“蘇州風采”、貢獻“蘇州力量”。

    據本次實踐調研了解,該社區主要采取“三定一督”的垃圾分類方法,所謂“三定一督”,即定時定點定人督導。該社區共有三個垃圾分類的集結點,每個集結點配備專門進行垃圾分揀工作的人員,每個集結點于早上6:00—9:00和晚上17:30—20:30開放,社區居民可以在這兩個時間段進行垃圾投放。此外,在這兩個時間段里,社區的垃圾分類專項督導員還會嚴格監督垃圾分類的情況,并進行相應的指導。

    王嘉茜通過此次實地考察以及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實踐發現,大部分居民都已經有“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意識并付諸了行動。在社區的不屑努力和居民的配合下,垃圾分類攻堅戰卓有成效,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綠色優美,居民的幸福指數也不斷提高。

    “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習慣,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就是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廣大青少年作為垃圾分類先鋒隊、生力軍,更多的孩子學會垃圾分類,能帶動社會參與這一行動。7月19日,實踐團隊在指導老師程智龍的帶領下走進蘇州市程開甲小學對學校的垃圾分類情況以及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情況實地調研。

    垃圾分類房

    據了解,程開甲小學積極響應垃圾分類號召,以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宣傳工作為中心,以垃圾分類主題活動為載體,校、區、市三級推進,持續加大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力度,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宣傳教育氛圍。結合學校的“少年科學院”趣味角,開展《地球——我們的家園》《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等主題活動,帶領學生感受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對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垃圾分類教育。

    通過手抄報等形式呼吁全校師生積極踐行垃圾分類,倡導資源回收利用,共同營造清潔、優美、舒適的校園環境。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使學生逐步形成了垃圾分類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通過立足課堂教學,扎實開展環保教育,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同時也是環保教育的好場所。

    二、體驗鄉風文明、助力鄉村環保新建設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7月24日,“分類讓生活更美好”團隊成員湯池來到提前聯系好的泰州市海陵區徐莊社區,就垃圾分類、垃圾處理進行了實地走訪,分發事先制定好的“鄉村垃圾分類調查問卷”,問卷從十二個方面以單選、多選以及自行補充等形式,充分調查當前該社區垃圾分類的實況。

    在鄉村,以前的垃圾,是各家各戶自制小型垃圾場,自行處置,甚至傾倒路邊河邊,造成蒼蠅蚊蟲扎堆、小河的嚴重污染。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徐莊取締了私家垃圾場,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建起定點垃圾收集場,由保潔員每天負責清空,及時運往指定場所。農村環境明顯改善,得到村民一致贊許。但垃圾分類這一塊,從回收的問卷以及現場來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正積極構建“戶分類、村收集、鎮分揀、城處置”體系,進一步加大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力度。

    湯池向村民們分發了準備的垃圾分類知識單頁,耐心地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分類后如何處理等垃圾分類知識,并詳細詢問村民家中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投放頻率以及垃圾分類的參與情況。倡導轄區村民參與分類、準確分類,得到了轄區村民群眾的歡迎和贊許,也使村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增強了他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通過此次積極宣傳,走家入戶,村民們進一步認識到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必要性,了解了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再使用并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污染。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垃圾仍然可以利用,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不僅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推手,推進垃圾分類落地落實能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對鄉村振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團隊通過走訪,了解村民垃圾分類政策知曉與普及程度、相關設施建設情況,以分發宣傳單頁、分類知識宣講等方式幫助村民提高環保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共建美麗鄉村作貢獻。

    三、探訪江陰興港社區,借鑒先進經驗

    7月17日,“分類讓生活更美好”團隊成員學生黨員徐夢煜來到江蘇省江陰市利港街道興港社區對居民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徐夢煜了解學習那里的垃圾分類工作。

    社區負責人介紹道,興港社區現有10個居民小區,居民住宅樓74幢,居民總戶數1985戶,常住人口6780人,流動人口1300人。在進行垃圾分類的規劃時按照人口規模舒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區域全面覆蓋的原則,將居民小區進行劃分,每個區域都設有專屬的垃圾分類宣傳指示牌。

    據統計,現共有58組不銹鋼垃圾房,139個垃圾收集桶,覆蓋率達到了100%。每組垃圾房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四類。為方便居民的分類,還在垃圾桶旁粘貼了分類細則,幫助居民進行分類。

    同時徐夢煜注意到,有害垃圾的垃圾收集桶非常有特色,對有害垃圾還進行了細分,有燈管燈泡、殺蟲劑、電子垃圾、過期藥品、化妝品等,更加方便了后期垃圾的回收。在每個單元的樓道口,也設置了有害垃圾的收集袋,進一步方便了居民,也提醒了居民要實行垃圾分類。

    在學習了興港社區號召居民實行垃圾分類的措施后,徐夢煜來到附近的商店進行考察。理發店的工作人員告訴她,給顧客減下來的頭發都會專門放到門口的一個小箱子中,每天都會有專門的收集人員前來收集。店內的染發劑等使用過的產品,也會分門別類放置,等待專業的收集人員前來收集。便利店的工作人員也向她介紹道,商店進貨時拆下來的紙箱,都會展開壓癟后疊起來,再用繩子進行捆綁,等累計好后,就會專門回收。

    團隊成員徐夢煜通過此次實地考察發現,居民們基本已經有了將垃圾分類,統一回收的意識。在社區的宣傳與幫助下,居民們也在一步步改變之前的生活習慣,將垃圾分類進行到底,最終從垃圾分類上著手形成良好的綠色的生活習慣。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垃圾分類大到關乎到地球生態,小到關乎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為治理生態環境,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進垃圾分類已是勢不可擋,我們每個人對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是義不容辭,相信未來我們的垃圾分類工作可以做得更好!

    關鍵字: 垃圾分類房 四分類垃圾房 六分類垃圾房


    上一篇:趣味游園會,踐行垃圾房垃圾分類新時尚
    下一篇:防范“秋老虎”,這份垃圾房垃圾分類指南很靠
    分享
    QQ咨詢 商橋咨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91_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_69黄在线看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