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熱線:

    崗亭

    當前位置:崗亭新聞 > 崗亭資訊 > 這個海拔754米陽光堆肥房變垃圾為“寶”

    這個海拔754米陽光堆肥房變垃圾為“寶”

    文章出自: 責任編輯: 作者:未知 訪問量:164 發表時間:2020-07-13 10:42:00

    這個海拔754米陽光堆肥房變垃圾為“寶”

     

    清晨,在濟南市市中區興隆街道辦事處東南方向海拔754米的斗母泉南側,濟南市市中區城市管理局興隆環衛所所長趙敏和環衛工人一起,在市中區垃圾分類辦公室劉玉泉的指導下,將收集到的兩桶廚余垃圾倒入陽光堆肥房的入料口。

    “這個陽光堆肥房可以處置青銅山、斗母泉、王家、鄭家等村居的廚余垃圾、樹枝秸稈等生活垃圾。因為這幾個村都比較偏遠,村民居住的也非常分散,一遇到雨雪天氣,垃圾清運十分困難,只能就地填埋處理?,F在建了陽光堆肥房以后,發揮了這里海拔高的優勢,陽光房生物堆肥的效率相對較高,從源頭上減少了生活垃圾外運量,也實現了有機肥還田,目前日處理量在100公斤至150公斤左右。”趙敏介紹說。

    據了解,該處垃圾堆肥房總面積為80平方米,共有2個儲料間、一個工作間。堆肥房屋頂為采光玻璃,將會腐爛的垃圾倒入堆肥房后,太陽光透過采光玻璃板使堆肥房驟熱升溫,并添加有機發酵菌等加速垃圾進行高溫好氧發酵,可以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保護農村環境。每天產生的垃圾,80%為秸稈、樹葉、藤蔓等可腐爛有機物,通過利用光合作用,經過陽光房生物堆肥生成有機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

    無獨有偶,在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復興村,每家每戶門口都整齊的擺放著一組生活垃圾二分類垃圾桶。在村頭,醒目的垃圾分類紅黑榜每天都有專人記錄更新村民垃圾分類情況。“村兩委非常重視垃圾分類工作,村里出去打工的比較多,我們就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上宣講、有獎問答、集中宣傳等形式,讓村民都知道怎樣分類。特別是村里設立了垃圾分類紅黑榜,在激勵村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同時,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鼓勵大家向紅榜看齊,效果非常好!”復興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慶凱介紹說。

    垃圾分類房

    據市中區城管局十六里河環衛所所長呂盛民介紹,復興村現有生活垃圾分類亭2個,村里專門設置了1個垃圾分類科普宣傳欄和1處有害垃圾收集密閉容器,先后配發60升的分類垃圾桶230多個,基本滿足了村民垃圾分類工作的需要。“我們在村里推行‘兩步五分’的生活垃圾投放處理流程,村里專門設置了一處35平方米的中轉房,村收集員逐一將村民門前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收到中轉房內,廚余垃圾經分揀,稱重、登記后,專門收集轉運至廚余垃圾處理中心。其他垃圾則直接送到垃圾中轉站,確保了垃圾分類收集,減少了環境污染,”呂盛民介紹說。

    在市中區黨家街道辦事處,以宅科村、相家村兩個試點村為抓手,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宣教活動,分別在這兩個試點村設置了垃圾分類專職督導員,引導村民正確分類。

    據了解,圍繞構建“法治立基、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格局,市中區不斷探索,持續提高垃圾分類工作的質量和實效,引導城鄉居民共同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

    關鍵字: 這個 海拔 754米 陽光 堆肥 房變 垃圾


    上一篇:垃圾房垃圾分類開啟“流動收運”新模式
    下一篇:為垃圾分類廂房裝表接電
    分享
    QQ咨詢 商橋咨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91_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_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_69黄在线看片免费视频